

135 adapter是去年冬天,因為一時感性而給自已買下的聖誕禮物。
它是holga 120系玩具相機新配件之一,乃把背部蓋子改裝成一個能上片、捲片、甚至具顯示已拍下菲林張數的小齒輪的機身,其精密程度確能媲美變型金剛。 用135mm菲林拍原是120相機的holga早已不是新鮮事,但麻煩多多,無論上片及捲片皆須在暗袋進行,還要自行固定菲林殼的位置。為的大多由於135菲林的方便及價錢相宜。
畢竟只是一部toy camera,為此而推出如此精密,造價甚至高於相機本身的配件,十居其九是日本人幹的「好事」。 看過日本風情畫裡頭介紹一班「仔」為了保留八米厘電影藝術,竟埋首車床自行研發停產日久的零部件和菲林。些微的缺失,或許對生活無關痛癢,但只要有一點的婉惜或不便,他們都坐言起行去做點事。這點,就不能不為他們執著和熱誠舉旗致敬。
說回我的第一部holga 120,為一位攝影「大師」G所贈。為了鼓勵我們多拍照,他便分別把幾部如四格相機,LC-A及holga 120等lomo機送給我們。就像少林高人把降龍十八腿,金鐘罩授予王小虎石黑龍般。而G遞到我手中的,正是holga 120。(後來發現分到LC-A的,才是大弟子,哈!) 大概因為如此,lomo系列中,我較偏愛這部外型笨拙,膠味重、極兒戲的玩具。由於製作粗糙,機蓋漏光的缺點往住能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,即使在相同的光線,相同的位置底下,沒有兩部holga能拍出一模一樣的照片。 就這樣,最基礎的曝光、對焦原理,也是從一陣瘋狂的隨意拍中「頓悟」出來。120mm為大片幅菲林,由於解像度高,多用於專業攝影之上,價錢貴且只有到專業的沖曬店才能沖出,把菲林沖曬更不便宜。瘋狂歸瘋狂,想到浪費金錢,不久便不再隨身攜帶,將之放於神台供奉了。
直至買了那個寶貝,holga才重見天日。但拍出來的感覺,似乎又與之前有所不同,我想是配件令機身變得太完美所致。將玩具便成了真實的物件,將缺陷修補;玩具欠缺玩味,缺失所帶不能遇料的驚喜全都消失了,手上的holga竟變得淡然無味,與家中的傻瓜機無異。有時過分認真執著地去看待一件事情,又是否一定是對? 原本在半空中高舉的旗幟,在拿相那刻慢慢垂軟下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